自从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取消宪法规定的堕胎权之后,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美国俄亥俄州一名遭强奸怀孕的10岁女孩被拒绝堕胎。
10岁,一个本该天真浪漫,对生活中的各个事物充满好奇和期待的年纪,却被无耻之徒改变了人生剧本,放下上学和玩乐的时间,被强制变成了一名未成年母亲。
而这个10岁的女童,不仅要面对自己被欺辱、被残害的事实,还因为自己居住地的法律问题,要用自己幼小的身体去为自己最憎恨的男人怀孕生子。
而假设这个10岁女孩真的遵守美国法条,将这个婴儿送到这个世界,那这个婴儿将一辈子提醒着这个女孩,这一段悲惨而痛苦的伤害。
如此让人觉得不人道的事情,居然发生在2022年的美国。
让人震惊的是,在一个如此现代、稳定的国家,一名女性居然连自己拒绝生育的决定权都没有。
这名遭遇性侵的10岁女孩为了解决目前的难题,不得不选择离开居住地,寻找可以可靠堕胎的其他地方。
如今生活在禁止堕胎地区的女性,想要堕胎的话,只有三条路,要么是跨州堕胎,要么是跨国堕胎,要不就是承担巨大的风险去地下非法诊所冒险一搏。
在美国跨州堕胎平均距离为444公里,对于贫穷的未成年女性来说,这路上的花费简直是一笔巨额的费用。
除此之外,美国平均用药流产的费用约3500人民币,晚期妊娠的大概费用是5万人民币到7万人民币左右。
而如果选择去地下非法诊所,就不要指望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也不会有安全有保障的处理措施。
相关的纪录片中,关于地下非法诊所的描述,大多都是被黑社会所控制。
他们索取高额费用,将有堕胎需要的女性带到隐蔽的地方,除了已经商谈好的费用,还会额外索要身体接触:口交服务或者是强奸。
当妊娠终止之后,非法诊所不会给病人做任何术后处理,有不少女性在这种不卫生的冒险尝试之后最终丧命。
显然,这条禁止堕胎的法律,并没有限制有钱人的权利。
有钱的女人拥有着时间和更多选择,如果她们想要堕胎可以选择搭乘飞机去瑞士,也可以选择开着车跨州堕胎。
而被逼上绝境的,永远都是贫穷的女性甚至女童。
而这种历史的倒退,尽管发生在遥远的美国,但给我们的警示是不容忽视的。

01
认清现实
在历史的舞台上,美国独立运动至今,可以不断看到美国女性通过游行、抗议等多种方式,为女性争取了越来越多相对平等的权利。
六十年代,美国女人是社会的二等公民,女人甚至不能进常青藤大学读书。
女人在电视和广告里被描绘成快乐的家庭妇女、秘书、老师和护士。
没结婚的女人被视为没有吸引力的、不幸的女人,饱受社会的歧视。
1964年通过的平权法案确立了女性的法律权益,平权法案禁止基于性别、种族、肤色、宗教和来源国的雇佣歧视。
从此之后,女性参与就业的比率大幅上升。
有工作之后就有了资产,女性在各个渠道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有更多资本争取更平等的权利。
法条不断修改,增加保障女性的权利,女性从家庭中释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工作。
在法律上要求女性不应该被暴力对待,更多的女性可以参与到政治当中。
越来越多的变化,让一个词不断地跳跃到人们的眼前:“女权主义”。
越来越多女人成功的励志故事和女性发声,几乎让大家相信:一个新的时代来临,这个时代女人可以拥有权力。
实际上呢,真正生活在美国的超模把她关于女性权力的切身体会写在了她的书里:
“在美国,一个女人的身体似乎属于所有人,除了她自己。
她的性爱属于她的丈夫,她对自己的看法属于她的社交圈,她的子宫则属于政府。”
一名女性连自己的子宫都不能控制,连自己的生育权都不能自己决定,还谈什么女性权利,连最基本的公民权利都没有。
所谓的女权主义、女性权力,不过是男权社会下,给予女性的丁点甜头。
没错,美国最新禁止堕胎的法律,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就算是倡导民主、自由的美国也好,我们如今依然生活在一个男权社会。
有钱的女人可以婚配自由,可以享受物欲快乐,但就算是怀孕了,却不能在自己的居住地支配自己的身体,选择堕胎。
女性依然是二等公民,并且这个社会规则是女性赚再多的钱也无法改变的。

02
被包装的“女性权力”
近几年,国内的各个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越来越多的内容都倾向于女性独立自主、女性当家作主、妻子训导丈夫做家务等提倡女性权力。
看得多了,让不少女性读者渐渐身陷其中,一度以为时代已经变了,以为女性已经可以获得平等的待遇,并以此为标准来为生活做衡量。
乍看上去,这种有耐心、体谅老婆、会分担劳动和辛苦的老公,很符合女性的期待,实际上只是媒体人迎合女性需要而制作出的产品。
实际上,生活中像“唐山殴打女性”、“家暴妻子”、“在面对职场竞争男性比女性更有优势”这些类似的新闻比比皆是。
这种情况和美国类似,就像超模宝琳娜书中写到的一样:
“美国女人一面被告知她可以做任何事,一面在证明这一点时被打倒在地。
适应这个新地方的过程中,我身上瑞典女人式的强大之感开始萎缩。
我加入了周围那些女人的行列——她们竭力变得无所不能,却惨遭失败。”
真正的平等,是女性可以自由地掌控自己的身体,掌控自己的穿着,更平等地参与工作竞争,掌控自己的生活。
不会因为穿吊带而引发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不会因为将重心过多地放在工作上就成为亏欠家庭的那个人,不会因为生育就要成为放弃工作的那个人。

03
男权社会下的生存之道
男女不公平的话题,近几年成为了脱口秀界的流量密码。
美国脱口秀演员甚至凭借吐槽老公的段子,让她的脱口秀门票一张涨到1000美元。
中国脱口秀演员杨笠也因吐槽男性“那么普通又那么自信”而一战成名。
在公众面前吐槽男人的话题,让男人觉得受到了侮辱,让女人觉得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那么普通又那么自信”成了国内男性心里的痛,也加剧了男女在网络和现实中的争吵。
有个女性朋友每次看完黄阿丽的脱口秀,都觉得特别感同身受。
生育让女人身体变差,但是依然要全责照顾小孩,而男性就可以不理会所有,出门玩乐。
这种事放在男强女弱的家庭,男人可以说自己赚钱辛苦需要休息。
而放在黄阿丽这种赚钱养家帮老公还债的女性身上,依然还要成为家里被妥协、被牺牲的一方,难免让她颇多怨气。
这位女性朋友看完吐槽视频就会特别气愤,当老公回到家的时候,就会学着黄阿丽吐槽的语句,把在家里遭受的所有不公平都讲出来。
而她的老公身为男权社会的得利者,自然而然会把自己从小言传身教的一套拿出来搪塞老婆。
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然而实际上一点变化都没有。
脱口秀是黄阿丽和杨笠发声的渠道,她们的发声是可以把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展现在更多人的面前,以此呼吁女性觉醒。
而这场唤醒当中的副作用,就是加深了一部分人的两性对立观点。
在失去理智的争吵里,男性更觉得应该要维护他们的权力地位,而女性觉得不公平和不被尊重。
越来越多的争吵让女性失望,可问题并没有解决,女性的求偶标准却在不断提高。
人们越来越觉得现实明显与预期不符,结婚率、生育率只能不断下降。
对立只会加深双方的仇恨,增加敌人减少盟友。
就像美国现在的情况,不仅女性在抗议禁止堕胎的法律,美国的很多男性也在帮助她们。
甚至很多高企在谴责不公平的同时出台了女员工堕胎补贴。
只有联合更多的人加入自己的阵营,同盟越多,敌人越少,才越容易打胜仗。
控诉不公平,争吵并不能解决问题,提高自身价值,让对方能够理解并认同你的观点才会有改变。
原创文章,作者:芳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芳华情感网